最近看到很多创业者吐槽:“软件公司真暴利,写几行代码就收我几万块!”但作为开发者,我想说——这背后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1. 创业者的“天才想法”往往是三分钟热度
很多人突然有一天灵光一闪,想做一个类似支付宝、QQ、淘宝的系统。但其实这些想法往往缺乏实际落地的可行性。他们不知道的是:
- 软件开发不是搭积木,是长期迭代的过程
- 定制和模板的区别,决定了成本的巨大差异
2. 开发公司也很无奈:需求不明确,沟通成本高
很多乙方接到项目后,第一反应是:“你的需求文档呢?有没有开发计划?”但对于初创者来说,根本不懂什么是UI设计、前后端分离、服务器部署……
这就导致了甲乙双方的“鸡同鸭讲”,最终谁也落不下好。
3. AIStarter的启示:用模板验证想法,再做定制
熊哥开发的 AIStarter 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它并不是一开始就追求完美,而是通过一次次试错、用户反馈不断优化。
“先用模板验证 idea,再考虑定制开发。”
这是每一个有想法的人都应该记住的话。
4. 不要幻想完美无bug的系统,屎山代码也能运行
即便是腾讯、阿里这样的大厂,也有大量“屎山代码”。所谓屎山代码,就是能跑就行,换人接手就崩溃的那种代码。
所以不要想着一上来就做出一个完美的系统,先让它跑起来再说!
5. 建议:如何降低开发风险?
- ✅ 先找一个接近你idea的模板系统
- ✅ 用AI工具辅助分析需求(如Ollama、DeepSeek)
- ✅ 明确开发目标,签订合同约束外包团队
- ✅ 逐步迭代,边做边改,别怕bug